预览
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专业 >> 专业详解 >> 文学与新闻学院
  院系名称:  文学与新闻学院

院系官网:   http://newsinfo.lsnu.edu.cn/wenxxy

开设专业:
专业名称 学制 授予学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年 艺术学学士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文学学士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学士
网络与新媒体 四年 文学学士
新闻学 四年 文学学士
院系介绍:

文学与新闻学院前身为乐山师专中文系,是乐山师范学院本、专科办学历史最早、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学院之一。1978年到1998年以专科层次办学为主,1998年以四川师范大学名义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2000年起独立开办本科专业,2007年中文系更名为文学与新闻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本科专业和语文教育专科专业。

多年来,文学与新闻学院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我校办学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从2013年到2015年,社会第三方(武书连)机构评价中,“文学学科”等级均为B等,高于省内同类院校同学科等级。

办学规模:

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09人,其中本科学生1411人,本科生中师范生672人,占比48%,非师范生739人,非师范生占比52%。另有成大学生500人。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54人中有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高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56%;博士20人,硕士28人,高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89%。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省级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省厅创新团队1个(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研究团队)、省级教学名师2人、6位兼职硕导,多位教师有海外执教经历。2015年学院获得 “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专业建设:

省级专业建设综合项目6个:对外汉语专业综合改革”(2011)、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2011)、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2011)、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3)、卓越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5)、中文非师范-新闻学专业群综合转型改革试点项目(2015,子项目)。与乐山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专业,与乐山市文广新局共建“公共文化管理方向班”,有海外教学实习基地1个,国内教育实习基地50多个。有省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门。有省级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另有摄影棚、直播室、演播厅、微格教室等20多间实训室。

学科科研:

有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其中“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2010、2013年连续两次被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联合评估验收为优秀重点研究基地。郭研中心与乐山师范学院沫若图书馆共建有全国唯一的郭沫若研究数据库,目前已收录郭沫若研究文献15000余条,该数据库2012年被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评为三等奖。2015年成立省教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校级重点学科,有省级期刊《郭沫若学刊》。获省政府哲社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有国家级课题3项,教育部等各级课题60多项,出版专著40多部。

第二课堂人才培养:

有由文新电视台、文新报、文新微家园等平台组成的“文新传媒中心”,与学校宣传部共建有“全媒体运营中心”。有太阳岛文学社、创意工作室、配音工作室等十多个学生素质拓展平台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近三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20多项,国家级8项。在全国及全省写作大赛、“中华诵”诵读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广告设计大赛、摄影比赛、微视频制作比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等学科赛事中频频获奖,近三年的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7项,省部级获奖48项。

就业情况:

每年有不少学生考取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研究生或录取为公务员,毕业生分布在教育、政府机关、 报刊媒体、广播电台等企事业单位,很多都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情况优良。




招录公告
视频在线
校园风采

联系电话:0833-2276288;0833-2276247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